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经营管理 > 低位布局的机会来了!这个领域是我看好的

低位布局的机会来了!这个领域是我看好的

发布时间:2025-04-12 20:23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低位布局的机会来了!这个领域是我看好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每次爬山累得不行时,博格总盼着有个机器人能帮忙背包,甚至直接背着走。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前阵子看到新闻说“泰山货运运输与垃圾搬运工作已交由机器狗完成”,这让我感叹自己的愿望竟被机器狗(属于广义机器人)实现了,同时也印证了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更何况,经过周一“疾风骤雨”般的调整,中证机器人指数估值回调至56.22倍,远远低于其他热门科技板块指数估值。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低位布局的机会来了!这个领域是我看好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数据来源:wind,2025/4/7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而“对等关税”对于机器人板块来说,可能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反而会倒逼国内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实逻辑很简单。随着博弈摩擦不断升级,各国猛然意识到制造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地位,纷纷推动“制造业回流”与“制造业振兴”战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要打造强大制造业,离不开优质劳动力支撑——而未来的最佳劳动力正是机器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可以说,机器人崛起已是全球不可阻挡的趋势。越是有贸易摩擦,越是能刺激国内科技转型升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低位布局的机会来了!这个领域是我看好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数据来自wind,望京博格,2025/04/05,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大国博弈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调整过后大家一定会去寻找新的方向,机器人这种【有政策、应用场景持续突破而且供给端还很强劲】的板块,你说会不会率先崛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机器人爆发是必然的:有需求、有技术、有政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个行业到底是不是“真金”,主要是看政策、需求和技术阶段。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今年春晚,宇树科技机器人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扭秧歌,是人形机器人第一次引发全民级别的讨论,这种央视级别C位出道的亮相,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果你长期关注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就会发现,今年以来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报道机器人产业链的最新动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投资者,我们更要注意的是政策对于行业的重视程度,和当前有没有实打实的财政补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今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部署,紧接着北京、深圳、浙江、上海各省市逐步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或专项政策,从推出发展目标转向资金支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具体来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北京——“千亿弹药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国家战略的先锋,北京设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政策配套更是“刀刀见血”:到2027年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意味着,北京不仅要成为技术策源地,还要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定价权中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浙江——“成本杀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浙江的目标是2027年机器人年产量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200亿元,关联产业500亿元。政策核心是“税收减免50%+国产化补贴”,直接将单台成本压至国际水平的60%。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深圳——千亿产业链:预计到 2027 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 10 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 20 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 50 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以上。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上海——5000平训练场:更值得玩味的是上海的动作,整了个5000平训练场:部署超100台机器人替代90%产线工人,这不仅是技术试验,更是向制造业释放明确信号——机器人替代已从概念走向车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IMG_256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报道《揭秘人形机器人“学校”:一个动作练习5万次,骨骼之上塑“血肉”,2025/4/4报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说完政策,我们再看需求。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机器人需求驱动的两个核心动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压力,倒逼自动化替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制造业升级: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需要更高精度、更柔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根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 2030 年全球约 4 亿人的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替代(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2021 年全球劳动人口总数约 34.5 亿人,4 亿即代表着预测其中约 11.6%的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按 Optimus 单体价格 30 万元计算,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 120 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前庞大的蓝海市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技术阶段——中国在机器人产业的优势:世界工厂+汽车产业打基础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首先,汽车和机器人都需要“眼睛”(摄像头、雷达)看路、“大脑”(芯片)做决定、“肌肉”(电机)动起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