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投资7.5万,收获一亿美元,这位“史上最强天使”起家靠的是媒体

投资7.5万,收获一亿美元,这位“史上最强天使”起家靠的是媒体

发布时间:2023-06-10 01:26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53岁的Jason Calacanis(杰森 卡拉卡尼斯)是一位有特殊影响力的硅谷大佬。

  Jason有很多身份,互联网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畅销书作者、社会活动家、播客主持人,以及马斯克的铁杆支持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中,他最著名的标签是“超级天使”,其次是“媒体大佬”。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做天使,Jason自称全世界只有Ron Conway和Chris Sacca比自己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Ron是脸书、谷歌和Twitter早期投资人(李开复说成功率有2/3);Chris则是Uber和Ins的早期支持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Jason累计出手172次,投资组合里有85家初创公司,有68个退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中,投资Uber 2.5万美元,以Uber上市首日开盘价计,回报4965倍;投资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 5万美元,上市首日市值320亿美元。据美国媒体估算,两笔投资给Jason的总回报近一亿美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做媒体,Jason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涉足过杂志、网站、博客、数据库、社区和播客等多个媒体领域,有赢有输。直到今天,在做天使投资之余,他依然是美国两个热门播客的主持人,影响力超越硅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可以这么说,媒体传播和天使投资在Jason身上完美融合:借助媒体的杠杆,Jason打造出了自己的创投人脉网,而他的业绩又让他的播客大佬云集。伴随着每一次的新闻热点,每一集播客的传播都在持续提升Jason的声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风险投资人里,记者出身的不少(比如红杉的Moritz,IDG资本的熊晓鸽等),但像Jason那样靠媒体起家成为投资人,长期“两者并举,两手都硬”的,实属罕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目前,Jason正在运营一家对标硅谷YC的创业孵化器,以及一家类似Angellist的Syndicate网站。他的梦想是将风险投资“大众化”,让更多的中产阶级参与VC游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媒体是我的筹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970年,Jason出生在纽约的一个蓝领社区,父亲是酒保,母亲是护士。Jason后来回忆,虽然自己大学读的是当地的二流院校,但一直都有发财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晚上10点,当我坐在地铁B线,从福特汉姆大学林肯中心校区回到我那个月租300美元,只有在走廊里才能直起腰的阁楼时,我总会问自己,变成有钱人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如果我的银行卡里面有10万美元,而不是100美元,会是怎样?如果每天不用为钱操心又会是怎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大学毕业后,Jason在半导体厂商Lam Research和索尼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走上了创业路,加入了横扫全球的互联网大潮。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有一天Jason路过报摊,在杂志封面上看到了很多名人的脸。Jason数了数杂志的版权页,大概有100个人为这本杂志工作。他认为,创办一本杂志就是创业。他没想到的是,他在90年代初开始的媒体人生涯,为后来发生的一切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Jason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Rising Tide Studios,专注互联网媒体和出版。他的第一个杂志产品叫Cyber Surfer。在与出资人发生争执后,这份杂志只办了6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他的第二个产品,记录纽约的创投生态的《硅巷报道》(Silicon Alley Reporter),获得了成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硅巷”的说法取自硅谷,指的纽约曼哈顿南部的一个高科技公司聚集区,后来泛指“全世界大城市里的硅谷“,比如上海有自己的“硅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硅巷报道》的创刊号只有16页,完全由Jason自己撰写、配图和设计。5年后,杂志扩展到了300多页,年收入1200万美元,还衍生出了一本相关的出版物Digital Coast Reporter for the West Coast,报道加州的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生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美国,杂志零售价一段时间里是固定的,但每期的页码可以不同。页码越多,承载的广告就越多,说明当期杂志的内容被品牌看好,扎堆投放。(比如《财富》6月号刊登美国500强榜单,当期页码超过300页,一半是广告)。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硅巷报道》更名为《风投报道》(VentureReporter.net),再后来被财经巨头道琼斯收购。虽然没赚到大钱,但对创业新人来说,这样的起步绝对不算差。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03年9月,Jason作为联创,成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媒体公司——博客网络Weblogs并出任CEO,天使投资人是当时小牛队的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两年后,Weblogs被时代华纳旗下的美国在线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次,33岁的Jason全身而退。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06年底,Jason加入红杉担任EIR(VC机构的一个职位,通常由资深企业家担任,帮助机构进行投资和投后管理),并在次年再次创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07年起,Jason先后创办了网站数据库Mahalo(红杉、新闻集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马克?库班和马斯克等人投了2000万美元)和商业社区Inside.com(邮件订阅新闻资讯,融资260万美元),两家媒体公司都以失败收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Jason还把媒体触角伸向了海外。2019年, 他与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合作打造了悉尼创业节(Sydney Launch Festival),鼓励当地创业公司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