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国际要闻 > 国内财经 > 张瑜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切围绕“提振信心”

张瑜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切围绕“提振信心”

发布时间:2022-12-19 15:04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我们并不按照通稿顺序去常规解读,而是按照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去拎出几个重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当下社会信心和发展预期急需提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当下经济预期偏弱。11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是2020年3月以来新低;今年前11个月累积社融增速0左右;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第二次转负(上一次是2020年疫情初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之“纲”是什么?改善预期,提振信心。通稿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张瑜:一切围绕“提振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极简解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稳增长重心提升,但是有“边界”,六大统筹框定舞台边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通稿强调的六大统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统筹当前和长远”。过去很多年的经济工作当中,都出现过统筹不当的个别问题,早些年过度追求经济量但是质提升不够的粗放问题;近些年有地方疫情过度防控对经济发展形成过大干扰、也有地方防疫不当造成疫情早期扩散的、化解风险所触发的风险问题比如地产、碳减排年底突击造成资源价格飙升问题等等。这些统筹本质就是稳增长经济工作的方法要求,是边界的概念。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3、提振信心之一:政策组合预计偏扩张,经济目标预计5%左右、专项债预计4万亿左右、赤字率预计3%左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4、提振信心之二:扩内需是优先位置,但要区分投资、消费的扩张动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明年增速弹性而言从大到小排序是,△消费增速(2023年与2022年增速差值,后同)>△地产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基本是今年数据表现反过来即可(基建和制造业增速较高,社零和地产投资增速较低)。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弹性动力而言,消费基本内生动力为主,政策能期待的或不多(大规模中央举债发行消费券依然概率较低,更可能是保持最近几年地方根据财力适度发行地方消费券模式),可以交易消费客观修复,但对纯粹的消费政策交易要谨慎;投资更加依赖政策支持动力,政策期待可以放高,因此投资要紧跟政策,也是交易的核心因素,基建关注准财政,制造业关注投资相关的政策支持甚至真金白银的贴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因此,明年经济修复力量主要看四块:消费修复、地产止跌、基建维持高位、制造业技改对冲新增投资回落。这当中,政策主动有为的抓手是基建和制造业技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5、提振信心之三:财政激励模式或在变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过去的以收定支(平衡性财政)+帮优抵劣(减税)逐渐走向以支定收(功能性财政)+激励行为(贴息),当然,这种转变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但就基建和企业激励两个具体角度而言,我们的确观察到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基建去看平衡财政到功能财政的初步演变:过去市场预判基建增速,很一致的逻辑就是分析资金来源,以收定支思路浓厚,俗话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但今年从政策性金融债的创新开始,其实就打破了这个分析范式,战略上需要多少基建,缺的钱想办法筹措创新解决,俗话就是“办多大的事,搞多少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贴息看财政激励的初步演变:如果同样金额的一笔钱,用于减税和用于投资贴息,这个钱会有如何不同的撬动作用?会有如何不同的撬动主体?如果是减税,其实是帮优不帮劣,只有有利润的企业才能享受所得税的减税,亏损的企业不交税反而享受不到,而利润是过去一段时间既定的结果,并不对应企业未来行为有直接关系,比如我过去利润很高且获得了减税,但我也不一定就会投资,因为投资倾向无法勉强。如果是投资贴息,本质是激励行为,不管亏损不亏损,不管你资负表历史情况如何,只要此刻你扩张投资,那么财政就给贴息,因此贴息对当下投资行为会有更直接有效的激励,撬动效果可能更好。(这里我们不展开探讨最终政策效果比较,只是简单比较不同政策的当期激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