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每日必读 > 儿子沉迷游戏充值花了3万多 妈妈:气得想把他手剁了

儿子沉迷游戏充值花了3万多 妈妈:气得想把他手剁了

发布时间:2023-04-20 14:14来源: 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 散户吧字号:

  “我两天两夜没吃饭了,就这点家底,我说留着给他爸去治病的钱,上一星期还花了2000多,在肿瘤医院。我说就这些钱,比我的命都重要,他给我弄出来了。”郑州居民李女士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正在哭泣的李女士,家住中牟县狼城岗镇,2023年3月5日,正在街上买东西的她,意外发现自己微信钱包里三万多块钱,不翼而飞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三万块钱就剩下二百零几了。(记者:一家所有的积蓄就这3万多块钱)嗯。”李女士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她的外甥女会查这个账单,她一看净是网络游戏。”李女士的丈夫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看钱都用语充值,伤心痛苦的李女士立刻想到了自己11岁的儿子,于是她立刻赶回了自己的家中。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她手机没让别人拿过,他有时学校布置的作业都在这手机上,他要用手机就给他了。(李女士:气的我都想把他手给剁了)”李女士丈夫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记者:都玩了哪些游戏)王者荣耀、香肠派对,还有蛋仔派对。(记者:当时买了什么呢)皮肤。”李女士的儿子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微信账单上看,李女士的支出主要集中在2023年1月份和2月份,其中1月份支出就高达2.1万元,2月份的支出也达到了1.3万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我们看到,2023年的1月份,总共是支出2.1万,甚至是腾讯天游总共支出的是1.4万,心动网络支出2753块,华为平台2541块。这是主要的支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再看支付记录还是非常惊人的,“你看仅仅3分钟的时间,就支出了四笔1298元,也就是5000多块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孩子游戏充值,家长苦不堪言,不仅是李女士,更有王女士也在遭受同样的痛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查出来一看,全是孩子玩的游戏,(记者:从你打出来的单子都是孩子玩游戏的)对对,都是的,太多了,好几万了。我给妈妈打电话我说家里出大事了,她说咋了,我说银行卡的钱一下没有了,一点也没有了,只剩下178块钱。”游戏充值孩子家长王女士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一整年,在我们热线系统中,有关游戏的投诉就多达1055条。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未成年人游戏充值。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月13号刷的648元有十来个.(记者:大金额主要发生在1月12号和1月13号)对。(记者:你有没有算过这两天大概消费了多少钱)将近一万八了。肯定震惊,那要是成年人谁会傻的一会刷600多块刷十来个的。”游戏充值孩子的家长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些家长表示,在发现孩子游戏充值之后,他们都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未由向游戏平台申请退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律师表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游戏平台应当进行退还;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进行小额的游戏充值,属于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一般认定是有效的。如果进行大额多次的游戏充值,会认为上述行为超出了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和认知鞥哪里范围,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追认才可生效。如其监护人拒绝追认,则可要求游戏平台进行退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但由于孩子登录时,大都用的是家长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的,所以退款申请往往并非一帆风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般来说,这类维权的难点在于,是否有证明表明实际使用人为未成年人,如果没有证据,则需要考虑游戏公司是否尽到了足够的注意义务。如果游戏公司没有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则应当承担责任。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司法实践中会要求游戏公司按比例进行退还。”律师表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不仅钱不一定能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大都把问题的重心放在了钱上,事实上,除了钱他们更应当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