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创新药是怎么走下神坛的

创新药是怎么走下神坛的

发布时间:2023-05-21 17:54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5月17日,创新药板块不出意外的走出了“一日游”行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继上个交易日逆势走强之后,周三创新药板块行情未能延续,反而震荡走低。截至收盘,百济神州(行情688235,诊股)、义翘神州(行情301047,诊股)、首药控股(行情688197,诊股)等多股跌超5%,康龙化成(行情300759,诊股)、美迪西(行情688202,诊股)、泰格医药(行情300347,诊股)等跌幅靠前。这样的表现让医药投资者不由苦上心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然而复盘近期行情得出的结论却更让人绝望——几乎只有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时候,才有医药出头的机会,昔日的明星赛道俨然成了冷板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令人感叹的是,曾几何时,创新药也算是机构的心头好,更是众多投资者的信仰。那么,创新药是怎么走下神坛的?创新药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高光时刻:创新药的造富神话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复盘最近几年的医药行情,不难发现,医药行业的行情走势与政策调整息息相关,尤其对于创新药产业来说,几乎每一次转折点都与政策转向具有较大关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15年开启系列政策改革以来,创新药进入快速审批通道,与欧美接轨的指导和监管制度开始建立;大量生物医药人才自海外归国;资本涌入,科创板和港股“18A”打通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通道……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迎来了黄金五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于投资者而言,创新药企充满想象空间,不仅是很新鲜的事物,而且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虽然创新药研发存在管线失败的风险,而一旦成功则会享受到多年的专利保护,广阔的市场前景,像Moderna、BioNTech均仅通过一款产品RNA疫苗的成功就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值。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种犹如魔法般的造富能力,让无数投资者为之疯狂,因此也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次医药牛市。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2019年年初到2021年年中,医药板块整体处于牛市。期间,创新药械、创新药产业链、消费医疗、民营医院等板块都有非常好的表现,翻倍牛股频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牛市后半程CXO的表现更让人记忆深刻。后面到了21年6-7月时,板块的估值已经超过了40倍。而重仓CXO板块的葛兰则被市场投资者奉为了“医药女神”,一时风头无两。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前期投资到上市后退出,这一套完整流程下来使得资本赚得彭满钵满。偏偏当时的市场情绪已经趋于疯狂,对于背后的估值泡沫熟视无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因为在当时,医药就是众望所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理性回归:创新药步入资本寒冬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但正如俗话说的那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昔日光辉夺目的创新药也终于走下了神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医药集采、医保创新药谈判的悲观情绪蔓延、全球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环境的恶化、国内创新药过度内卷后的“去泡沫化”,以及疫情对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医药板块迎来了一年半的回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其中医药集采和医药创新药谈判的影响市场已经有过诸多解读,简单理解无外乎几点:1,仿制药进入低利润时代;2,伪创新药也将面临利润空间缩水的压力;3,药企必须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相比集采和医保谈判,投融资环境的恶化其实更值得注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向来是极其烧钱的。以百济神州为例,公司去年研发投入111.5亿元,6年里累计投入了428.33亿元,妥妥的“烧钱”大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但百济神州前有高瓴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诸多机构投资输血,后有A股、港股、美股三地IPO募资的几百亿,这才得以任性经营下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有钱都如此艰难,没钱就更加难受了。据药渡数据库,2022年共有463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一级市场融资,从融资额来看,除61家未披露融资金额外,剩余335家生物医药企业总融资额为770亿4084.0万人民币。与2021年相比,融资规模大幅下滑,同比下降35.11%,涉及的企业数量也同比下滑43.03%。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IPO方面,2022年总计57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完成IPO。其中A股上市49家、H股8家,分别募资749亿人民币,36.38亿港元。与2021年相比,IPO金额下滑了约44%,IPO数量下滑约36%,医药IPO热度明显降低。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