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李迅雷:中国长期压力在内需,短期压力在外需,最大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问题
李迅雷:中国长期压力在内需,短期压力在外需,最大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问题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大家好,我是李迅雷,这里主要从全球经济的走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风险和机会的角度,报告一下我对2023年经济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全球经济为何疲弱
2023年欧美面临衰退和滞胀。全球经济走弱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另外一方面还是它固有的原因。毕竟全球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走弱,美国、日本、欧元区以及中国的制造业PMI指数都在往下走,总体是一个低增长、高震荡的时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我可能有些悲观,认为全球经济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好不了。我在五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就是这样的观点,就像现实中一个人的衰老一样不可逆。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为止的77年,经历了经济高增长时代。
第一轮是美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大概是1945年到70年代;
第二轮是日本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大概是在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三轮是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90年代中国开始崛起,占全球份额大幅提升。2008年以后我国GDP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3,有时甚至达到50%,所以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增量明显超过美国。
现在,中国经济下行之后,还有谁在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答案是没有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也就是说,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这三大经济体都“老”了,都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唯一年轻的是印度,印度的经济体量只有中国的1/5到1/6,虽然劳动力非常充裕,但印度的就业人口数量大概只有中国的一半多一点,说明印度人不在乎经济好坏,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够富起来,他们追求的是来世,所以无法引领今世的全球经济增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人衰老后会出现各种疾病,结构的老化很显著。人有循环系统,而比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老化会导致循环不畅,比如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后还能重新恢复到年轻时一样吗?医生说不可能了。全球经济也是一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那为什么过去增长速度会这么快,不断地有活力?实际上还是通过科技进步或者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迈向新台阶。但现在全球处于经济增速非常缓慢的时候,所对应的科技进步也非常缓慢,表现为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增速是下降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摩擦。比如日本崛起后,美国开始打压日本,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竞争力出现下降,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在30年前的GDP占全球比重只有2%,30年以后的今天上升到18.5%,但美国又要打压中国了。老二这个位置谁都不好坐。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就意味着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终结,那么接下来是逆全球化吗?不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接下来是一个区域化的过程,即美国重建朋友圈,并希望把中国剔除在外。这会导致全球的交易成本大幅上升,经济增速自然就放缓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我把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高震荡时代归结为三大因素。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一个因素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紧张。过去所谓中国提供廉价商品、俄罗斯提供廉价能源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
第二个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一个建筑物的老化就因为它时间长了,要动结构的话会触动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每个国家都试图推进改革,但全世界没有成功的案例。最后往往选择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推倒重来,当然代价过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一战到二战间隔时间不到20年,二战结束到现在为止已经77年了,为什么没有战争?因为现代战争就是核战争,大家都承受不了。战争虽然避免了,但问题的隐患也留下了,这个世界需要新陈代谢,就像地球和生物界一样,不新陈代谢肯定会出问题。我们现在希望新陈代谢又代谢不了,这就出问题了。出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但是改革又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为现在的阶层结构都已经固化了,导致你想改革都没法改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相关新闻更多新闻>>
- · 乐视版权到期仍擅播优酷综艺被判赔100万10-10
- · 马斯克:镍是长续航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成分11-15
- ·创业板指年内飙升逾15% 再融资新规利好科技成长股02-16
- · 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734.7万剂次10-08
- · 开辟新途径 基因编辑治癌开始人体试验11-16
- ·破解制造企业复工供应链难题 成都产业生态圈价值凸显02-17
- ·“不拒收一滴奶” 乳业把压力留给自己02-15
- ·【山东下发紧急通知,严防复工复产企业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感染】通知要求,全面实...10-03
- · 国家统计局:9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比上涨2.1%10-09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农村实施“封闭管理”不是02-08
今日要闻更多>>
- ·今天大盘走势如何?2023年1月6日A股是涨还是跌?01-13
- ·刀片电池龙头股有哪些,刀片电池概念股票股价一览(2023/1/11)01-13
- ·2023年国产伟哥板块上市公司有哪些?(1月12日)01-13
- · 春江水暖谁先知?12只鲁股业绩预喜,释放这些产业信号01-13
- · 破产重整券商爆冷大赚29亿,披露有误还是神转折?更名“麦高证券”,抢“麦子店高盛”风头?01-13
- · 券商竟能误操作卖出质押人股份,道歉了事?行业直呼罕见01-13
- · 广期所: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01-13
- · 特斯拉降价,国产品牌被围观…兔年将至,新能源车市迎客流高峰01-13
- ·淘气天尊:金融大涨刺激A股翘尾,周末或有消息?01-13
- · 艾迪药业跌2.17% 2年半前上市募8.4亿元现今破发01-13
财经要闻更多>>
- ·北斗芯片硬科技企业华大北斗荣登“2022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双榜单01-13
- ·新冠感染转阴后还咳不停,要怎么治疗?01-13
- ·防治感冒、流感、新冠,连花清瘟该怎么用?且听专家解读01-13
- ·推出全场景、一站式新春特别服务,中国平安伴您“平安”过大年01-13
- ·中国集邮回应“兔年邮票”卖断货:紧急调拨,官方淘宝直播间见01-13
- · 又一新冠药来袭,首发报价1500元!国内生产商也确认,是这家公司…01-13
- · 给老百姓发钱可行吗?管清友倡议,胡锡进、邓海清都反对了01-13
- · 刚刚通报!"已监测出1例本土XBB病例"01-13
- · 东吴证券:美联储有望在3月加息25bp后停止加息01-13
- ·苏垦农发业绩快报: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2.0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