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产业经济 > 确保粮食安全 稳面积提单产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确保粮食安全 稳面积提单产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5-03-18 15:44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202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从17.16亿亩扩大到17.8979亿亩,增加0.7379亿亩;粮食单产从2012年每亩357公斤提升到2024年每亩395公斤,亩增产38公斤。在2012年-2023年这10年粮食总产量增加的贡献中,面积贡献率达到32%,而单产贡献率达68%。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历史性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稳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仍为1.4万亿斤左右。站在新的起点,如何稳住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稳面积提单产、激发种粮积极性、科技创新驱动全链条节粮减损成为公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指出,从1.3万亿斤到1.4万亿斤,虽然数字上只相差0.1,但单位是万亿斤,意味着增加了1000多亿斤粮食。这不仅实现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的目标,还提前迈上了“十四五”规划粮食产量1.4万亿斤的“历史性新台阶”。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稳面积”是首要任务。然而,耕地资源有限、土壤退化等问题仍制约着粮食生产潜力的释放。因此,如何通过土地治理,向“潜在粮仓”要资源,打造粮食产量新的增长极,成为不少地方正在尝试的新举措。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周鹏举分享了阜新市的实践验。他介绍,阜新市通过沙化土地治理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并应用单产提升技术,实现了粮食产能的飞跃式增长。自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以来,阜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去年,阜新市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与单产提升技术融合攻关试点,探索出了绿色、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集成模式,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粮食产量的每一次跨越式提升,都离不开种质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品种的迭代。他提到,种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同阶段的产业需求,决定了育种创新的不同方向。“必须通过实时抓取优良基因、创新育种材料,为育种科研团队和企业提供精准支撑,加速培育市场适配品种,筑牢粮食安全科技屏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让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他们的收益才能激发种粮积极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业生产者才有积极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建议,通过有效的价格、补贴等协同手段,使种粮与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收入均等化,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刘寨村村委会主任程玉珍表示,近些年化肥、种子、人工工资等种粮成本有所上涨,而粮食价格增长缓慢,加之农民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生产方式较为传统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等因素,导致种粮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她建议不断完善、落实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政策体系,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装备、农民技能培训等支持力度,同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将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真正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业内专家指出,除了政策支持,还可以通过科技赋能种粮、创新经营方式,让种粮农民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增收致富。山东省济宁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安玲建议,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单位支撑、科企融合、贯穿全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加大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把粮食单产和品质再提上去,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好技术种出好粮,为增收致富夯实基础。江西省萍乡市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建议,创新经营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生态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电商平台与农户签订长期订单,充分发挥农产品配送中心的纽带效应,搭建企业与农户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加强订单质量技术指导,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定期进行培训和现场示范,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科技创新是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韩丹表示,科技发展和AI智能技术赋能农业所带来的收益是实打实的。他介绍,数字化智能工厂可在生产环节引入机械手、无人自动搬运车和AI视觉检测,AI识别农作物杂质、破损颗粒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9.9%,能够有效减少原料浪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