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投资Uber回报近4000倍,这家黑遍VC圈的机构什么来头?

投资Uber回报近4000倍,这家黑遍VC圈的机构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2023-05-18 17:20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进入5月,号称“VC最想上的榜单”Midas list准时揭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家中文世界并不知名的VC再次名列前茅:来自Founder collective的David Frankel名列第11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充斥着老牌投资机构的Midas list中,成立于2009年,今天只有14岁的Founder collective却早已是常客,第一次上榜的时间是2016年,成立仅仅7年后。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创始合伙人David Frankel在2022和2023年两次名列第11位;另一位创始合伙人Eric Paley在2016-2020年分别名列第56位、第31位、第11位、第10位、第9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根据Tracxn的数据,在短短的14年中,Founder collective共投资了358家公司,其中有13个独角兽和9家上市公司,123家公司被收购。投资组合中包括Uber、The Trade Desk、Coupang、Cruise等超级独角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0年,成立仅1年的Founder collective向UBER投资了9.5万美元。仅仅9年后,以UBER上市首日的开盘价格计算,其投资回报达3915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一家业绩极其出色的风险投资机构,Founder collective却要求创始人们时刻保持对风险投资的警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每当Founder Collective投完一家公司后,就会把以下图片发送给被投公司的创始人,上面写着“VC有毒”、“资本啥也不懂”、“风投可能致命,谨慎烧钱”、“VC杀死的创业公司比没客户、技术落后,创始团队内斗杀死的创业公司加起来还多”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Bessemer的“Anti portfolio(未投资项目清单)”只黑自己,Founder Collective把全行业都黑了一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Founder Collective的投资方法论同样“非主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主流VC十分看重的持股比例、Pro Rata(同比例跟投)、聚焦特定赛道等,Founder Collective一概弃如敝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一家业界罕见的单一轮次基金,Founder Collective只投种子轮,完全不在乎所占股份在后续轮次中被稀释。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Founder Collective的投资不限定任何赛道,只要认可创始人,做什么的都可以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Founder Collective有7位创始合伙人,离开的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Chris Dixon离开后加入a16z,现在是大名鼎鼎的”加密货币之王“和Web3布道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Bill Trenchard离开后创办First Round Capital,这同样是一家备受尊敬的早期投资机构,还做出了被称为“创投界哈佛商业评论”的《First Round Review》。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Zach Klein成为了传奇杂志《Dwell》的CEO。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Founder Collective就是这样一家年轻但成功,复杂却有趣的基金。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创而优则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美国的VC投资人,很大比例曾经是优秀的创业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Founder Collective就是其中的代表,且十分极致。创始团队星光璀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7位创始人中,如今是First Round Capital掌舵人的Bill Trenchard,曾创立Jump Networks,后被微软收购。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Zach Klein曾创立Vimeo,后被IAC收购。Vimeo是最早的一批视频分享网站,曾是Youtube的有力竞争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Caterina Fake曾是网景浏览器的早期员工,后来是图片分享社区Flickr和推荐算法购物网站Hunch的联合创始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强调一下,Flickr曾经是Web2.0的代表网站之一,被雅虎收购后,直到今天还在运营。Flickr的另一位创始人是如今“美国版钉钉”Slack的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Caterina Fake和Stewart Butterfield曾有过数年的婚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Hunch是最早一批尝试推荐算法的电商公司,后被eBay以8000万美元收购。Hunch的另一位创始人就是如今名气最大,曾在去年登顶Midas List的Chris Dixon。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日后,Stewart Butterfield创立Slack,Chris Dixon代表a16z连投数轮。也就是说,Caterina Fake的第二个创业合伙人,投资了自己的第一个创业合伙人兼丈夫。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今还在Founder Collective的三位创始人相识于哈佛商学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Eric Paley曾创立网络营销公司Abstract Edge;Micah Rosenbloom曾创立生活服务网站Handshake.com,之后二人相继前往哈佛商学院读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他们的哈佛同学David Frankel是南非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olution的创始人,曾被评为“南非世纪科技成就者”。靠着出售公司赚来的钱,David Frankel在哈佛商学院读书期间,开始投资同学和老师的创业项目。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02年,Eric Paley和Micah Rosenbloom成立了一家生产数字牙科印模系统的公司,名为Brontes Technologies。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Eric和Micah在找融资,David在找项目,本是哈佛同学的三人一拍即合,David成为Eric和Micah的天使投资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公司成立4年后,Brontes Technologies被3M公司以9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两位创始人Eric和Micah,天使投资人David大获全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之后,三人继续合作做天使投资。再之后,与同样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Chris Dixon等其他四人共同成立了Founder Collective。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