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上市公司 > 中国寿险业长期利差损风险不足惧

中国寿险业长期利差损风险不足惧

发布时间:2024-09-12 02:29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从日本、美国、德国寿险业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利差损调控政策出台时间算不上晚。在预定利率快速下降叠加新单摊薄效用更强的背景下,中国长期利差损无需过度担忧,随着利差损风险担忧的缓释,有望驱动保险估值的修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回顾历史,中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共经历了1999年前的高预定利率时代、1999-2013年的2.5%时代、2013-2022年的费改时代以及2023年开始的快速下调时代四个阶段,各阶段代表型险种分别为传统寿险、新型产品、健康险、传统寿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24年9月开始,中国预定利率将重回2.5%时代,在利好险企负债成本压降的同时,产品形态的转型也不可避免,预计下一阶段各个公司将大力推动分红型增额终身寿、年金险的销售。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大势所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利率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共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一阶段:高预定利率时代,传统产品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996年5月之前,在高存款利率背景下,中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高企,最高时一度达到10%,但资产端投资范围限定在银行存款、国债和金融债等领域,在1996年5月央行快速降息后投资收益率快速下滑,2000年投资收益率仅为3.98%,积累了大量的利差损,根据2003年高盛的预计,国寿、平安、太保三大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约为320亿元至760亿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997年10月,监管部门首次启用预定利率调整利器,央行发布《关于调整保险公司保费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将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调整为年复利4%至6.5%;1999年6月 10日,央行第七次降息的当天,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规定“将寿险保单(包括含预定利率因素的长期健康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2.5%预定利率以上的产品退出市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二阶段:2.5%利率时代,资产端拓渠道推动新型产品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费率管制的背景下,传统险对于客户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但也为分红型、投连险、万能险的等新型保险带来了发展良机。一方面,产品端快速创新,1999年平安率先引入投连险产品,2000年太保引入万能险产品,国寿则推出分红险产品、重大疾病保险,以新型保险产品推动保费增长;另一方面,2003年首家保险资管公司成立,资产端开启集中化、专业化运作阶段,股票、企业债、未上市股权、不动产、境外投资等投资渠道也随之陆续放开,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随之持续攀升,2007年达到12.17%的历史高位,为新型产品热销提供支撑。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三阶段:3.5%费改时代,代理人高增长驱动健康险快速增长,但前期分红险仍维持较高占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13年3月,原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按照“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三步走”的路径实施费率市场化改革,并于当年8月落地普通型人身险费改工作,延续14年的2.5%的预定利率上限就此终结。费改后,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达3.5%,其中,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可上浮15%至4.025%,传统产品竞争力提升,但彼时上市险企主销产品仍为分红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13-2018年,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比仍维持在45%左右,主要是因为2014年11月-2015年10月间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仍高达3.05%-4.025%,但上市险企为防范利差损风险基本未开发4.025%定价的传统险产品,叠加资产端迈入市场化阶段投资收益率表现较好,分红险收益预期较好,另一个原因则是代理人队伍具备销售惯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15年,随着相关资格考试的取消,保险代理人高速增长,驱动重疾险保费高增长, 2021年,上市险企意健险保费占比达到30.1%的高峰,较2014年提升20.3个百分点(伴随着代理人的大幅脱落,重疾险新单增速已在2019年转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四阶段:预定利率快速下调时代,后续动态调整机制有望建立,预计产品形态将由增额终身寿转向分红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21年开始,居民储蓄需求旺盛叠加风险偏好降低的背景下,增额终身寿凭借产品形态简单、长期保值增值等特征持续热销,但其负债久期长于其他储蓄险,在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易引发利差损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23年开始,监管连续两次下调预定利率,2024年8月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预定利率分批调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