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低风险高收益:憨夺型投资的投资策略

低风险高收益:憨夺型投资的投资策略

发布时间:2024-07-22 19:21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莫尼什·帕伯莱曾在2007年以65万美元拍得与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而闻名,也是在这一年,他出版了《憨夺型投资者》一书。按照他的解释,“憨夺”即“Dhandho”(发音为“当斗”),这本是一个印度古吉拉特语单词,直译“创造财富的奋斗”。由此而衍生出“憨夺型投资”就成为帕伯莱独创的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帕伯莱发现,来自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的帕特尔人,其中有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移居到美国。他们白手起家,发展到在美国拥有400多亿美元的汽车旅馆资产。他们经营的模式就是在追求回报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降至最小,即“低风险高收益”。因此,“Dhandho”的最佳解释就是“几乎不承担风险的创造财富的奋斗”。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就颠覆了“赚取高回报需要承担高风险”的“传统智慧”。帕伯莱认为,不仅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努力学习帕特尔人“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资本的投资者和分配者更应首当其冲地去学习。憨夺型投资是最佳的资本分配方式。如果投资者能以基本无风险的投资获得超额回报,并且能够这样不断投资下去,就会取得惊人的收益。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帕伯莱在书中列举了四个案例以说明“低风险高收益”投资模式的九个原则,包括:投资现有企业;投资简单企业;投资低迷行业的低迷企业;投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少投注、投大注、非经常性投注;注重套利;时刻注意安全边际;投资低风险高不确定性企业;投资模仿企业,不投资创新企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低风险高收益的模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帕伯莱在提出上述原则的同时,还展示了他所理解的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案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公开上市的公司的一切可知信息都反映在其股价上,因此证券分析师费力估算出企业内在价值的效用不大,再加上摩擦成本,他们认为选股不仅是一场“零和游戏”,更是一场“负和游戏”。然而,截至2007年,巴菲特以摘樱桃方式选择性地投资股票已经56年了,其股票资产累计价值超过了400亿美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帕伯莱还是基本赞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股价确实大多能反映公司基本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估算出其股价和实际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通常是在“浪费时间”。市场大体上是有效的,但大体有效和完全有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正因为有了这个关键的差别,巴菲特才不可能沦落为街头乞丐。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巴菲特在1988年致股东信中有一段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经典评论。他说,准确地发现市场通常有效之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学者和华尔街的从业者们进而错误地认定市场永远是有效的。但这两个表述的差别犹如黑夜和白天。是的,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人们操纵着以拍卖为基础的定价系统。人们受极端恐惧和极端贪婪这两种情绪的影响而犹豫不定。当一群人都极端恐惧的时候,资产的价值就会跌落至其内在价值之下;而当人们都极端贪婪的时候,股票的市值就会十分坚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果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的未来极度悲观和恐惧,并决定转让股份,他们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卖掉。在这段时间内,造成恐惧的情况有可能得到缓解,或者随着时间推移理性的思考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在股市,感觉前景黯淡的个人投资者也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全部抛掉股票。所以,股票价格的变动比实际内在价值的变动更频繁。心理因素对其在股市上进行公司股份交易的影响远大于对其收购整个公司的影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帕伯莱假设在股市中投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杰作,他以股票为生,性格很活跃并情绪化。他每隔几秒钟就买进卖出几千家公司的少量股份。他决定买进或卖出时的价格并不是基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而是基于他的心情。心情的变化迅速导致了价格的变化。这种采用同注分彩的方法来定价,与转让整个企业时的定价方法有天壤之别。几千种股票一直在快速交易着,经常会有一些股票传出大量的负面消息。因此,总会导致市场的极度恐惧和这些股票的大量抛售。当一个卖家抛售一只股票时,就会有一个买家等着去买进,那个买家也像卖家一样关注着负面新闻。而这只股票能够成功抛售的唯一条件就是其价格要相当低。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样就给了憨夺型投资者们一个很大的机会。帕特尔人都注重收购低迷企业,最后发财致富。他们通常是在整个行业都严重亏损时出手收购,比如9·11事件后的汽车旅馆业以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濒临破产的钢铁业。许多投资明星,比如塞思·卡拉曼、卢·辛普森、马丁·惠特曼等,他们不一定只关注低迷的情况,但一定会关注价值。低迷的情况是价值投资关注的一个部分,所以他们的投资中许多是针对低迷的企业的。就这一点,他们都是格雷厄姆思想的继承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没有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