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上市公司 > 张涵:投资的核心是理想+生活方式,否则干的都是不喜欢的事,不停追着球跑

张涵:投资的核心是理想+生活方式,否则干的都是不喜欢的事,不停追着球跑

发布时间:2023-02-06 05:04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散户吧字号:

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之初,第一批参与者就用所学的海外理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施展拳脚,有的现在仍活跃着,有的则选择了退隐江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张涵就是第一批建设者之一,他曾参与筹备鹏华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管理部总监。2005年辞职,做了独立投资人。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投资之道 全球杰出华人投资者访谈录》这本书中,作者理森与张涵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对于今天的A股市场和公募基金仍有借鉴意义。《红周刊》编辑后分上、中、下三篇和读者分享。本文原标题为《张涵 生活方式决定投资高度》,访谈时间是2011年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精彩摘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基金是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每天一大堆人跟你讲,有一套投资研究流程,就好像从这头把猪赶进去,那头火腿肠生产出来。每个人就在这个流程里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少数投资人为什么做得好?第一他们有理想,第二在理想的感召下,他们会寻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跟他的性格、天性、理想,是完美结合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直到2008年以前,相对回报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个时候都是只有绝对回报。因为A股是一个工具市场。   雪道越来越短了,雪越来越湿了,滚出来的雪球更大。就像苹果这个雪球,巨大。雪道很短,滚雪球的速度会更快。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公募基金vs.私募基金vs.自由投资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理森:你2005年离开基金又成了非主流,可能你当时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你就更知道体制的局限性。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步了你的后尘。基金经理在2007年、2008年、2009年,现在还在不停地离开。造成了中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只有可怜的不到3年了,这个在全球是很罕见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张涵: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人家经常问我,说你从基金公司出来以后,有什么体会?我开玩笑说,在基金公司的时候呢,就像跟团游。你每天早上,一定要8点半到办公室,8点50开晨会,每周有无数的例会,有无数的券商来路演,卖方把想法往你脑子里灌,有一大堆邮件会发到你的邮箱里。外面也在跟你讲,里面也在跟你讲。如果你坐在一个行政位置上,每天还有一大堆的东西要你签字,一大堆会要你参加。甚至还要你去讲话,有人会替你写讲话稿,但是如果你不满意,你就得自己写讲话稿。就跟我们参加旅游团出国游一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安排好了。至于你为什么要去看这个,你是不过脑的。你去跟团,叫“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基金是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每天一大堆人跟你讲,有一套投资研究流程,就好像从这头把猪赶进去,那头火腿肠生产出来。每个人就在这个流程里面。但是火腿肠生产出来了,是一个标准化的火腿肠,如果它一直在这个标准化的流程里,它就会遇到瓶颈,它的个性能够体现的东西非常之少。然后就是挑战弱化,刺激弱化,他的激情就会衰退。如果你整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没有一个东西再刺激你,就会有暮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公募基金绝大部分人还处在跟团游的状态,也许少部分人进入了自助游的状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阳光私募跟团游的比例可能比公募少,但是很多人还是跟团游的这样一种方式。做私募主要是有了股权,利益多点。有些人到了私募以后,把整个公司做成了一个公募的模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理森:你目前的状态是个人专业投资者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张涵:自己出来了以后,没有人管你了,就要自助游。你要自己安排自己。首先你早上可以迟一点起床,起来以后可以看看盘,然后拎个杆去打球。也可以把你每天要做的事都列明,弄得有规律。我自己总结,在基金公司的时候你是有组织有纪律,然后出来以后无组织了,绝大部分的私募其实都是无组织的,因为你自己可以管自己!别人安排你的很少。你“无组织”能不能有纪律?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无组织还能有纪律的话,我觉得他就过了一个坎儿。这才是真正的自助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理森:有人认为基金的暮气是因为没有股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张涵:也对,也不对,不完全。比如说1999年、2000年的基金,每天都是新的。没有流程,你要自己写流程。那时候卖方也没有那么强大,国内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你学,都是跑到美国、欧洲去,跟那些资产管理公司学习。然后我们回来想,人家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流程,于是每天都在进步,这对你的刺激是很大的。你到了现在,看到身边都是跟你长得一模一样的火腿肠,你很难觉得每天太阳都是新的。这种暮气,会互相传染。生命里面需要新鲜、刺激的东西,如果变成了流水线的作业,保持激情是很难的。就变成了《摩登时代》里面那个卓别林,“咔嚓咔嚓”地很机械。人变成一头猪,被从这个口赶进去,出来就成了一个火腿肠,年复一年,过个三四年,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大家都说公募面临着很多问题,把这个问题归结到“无恒产者,无恒心”,就是我没有股权,就没有积极性。我觉得这个东西说得不全对。你看上市公司,尤其一大堆创业板、中小板的上市公司的那些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们总是大股东吧?他们总是有股权吧?公司就是他们家的,作为一个基金公司,公司还不可能是你们家的,有股权激励你也是很少一部分,他们有恒心吗?没有。很多人就是说觉得自己有钱了,他们人性里面那点劣根性就暴露出来了。什么劣根性?想管我就管,不想管我就要找个职业经理人,让职业经理人管,他是两头占的。然后自己打球、玩,投到公司里的精力越来越少,人权、财权他又控制,很多公司就沦落到这一步,能做得好吗?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